网上有关“你知道历史知识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你知道历史知识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百分之30以上。在所谓「 ”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百分之九。新中国在21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 北宋时期城市2 竖中指的由来竖中指最早出现在英法百年战争末期。英国弓箭手让法军损失惨重,法军发誓在击败英军后,将英军弓箭手拉弓的中指斩断。但结果法军惨败。在法军撤退时,英军弓箭手纷纷伸出右手中指,炫耀他们依然存在的中指。这一侮辱性的手势迅速在西方国家走红。 3. 罗马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职业化军队的重要文明。斯巴达迈锡尼迦太基也有所谓的职业化部队,战国春秋也有一些小规模的贵族脱产武装部队,但是文明影响力和军队规模都不是一个级别。中国正式成体系的军队职业化是唐朝之后的事情。 4.茶叶刚到外国的时候,洋人煮好后把茶汁倒掉,然后用盐啊胡椒粉啊之类的把茶渣拌着吃,嗯,挺好的一盘老虎菜。 5 伪娘的黄金时代 魏晋时期最美男子嵇康魏晋时期,男人必须长得像美女才会被称赞,柔婉的女性美是美男标准。因此,大家拼命向伪娘线路上走。贵族士子们,几乎人人镜子不离身,每天打粉、涂口红、喷香水,到了不化妆就不见人的地步。

12条超有趣你不知道的历史冷知识

酒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原料和酿造工艺,其年份也非常重要。而在2010年,一支幸运的探险队挖出了三箱罕见的19世纪麦金利威士忌,它们被埋在南极冰下超过100年的时间。南极探险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在一次南极探险失败后,耗尽了补给,放弃了自己的小屋。在2007年,真菌学专家建议清除罗斯岛上一间小屋下的冰块,以帮助避免饥饿的南极真菌的入侵。在此过程中,保管人发现了三箱麦金莱的稀有高地麦芽威士忌,显然是由沙克尔顿或其船员留下的。但是,起初他们无法撤离板条箱,一直到2010年他们才带走并解冻了这些威士忌。这些拥有百年历史,并且还能饮用的酒,可以说根本就无法用价值来衡量。

2、波兰钱币藏匿处

在波兰克拉科夫工作时,一群建筑工人们发现了一堆1万枚200年前的硬币,价值近50万英镑。这些罕见的铜币铸造于18世纪,是在藏匿期间在亚麻布袋子里腐烂的。硬币被藏在亚麻袋中,后来袋子烂掉暴露了出来,它们是在18世纪国王斯坦尼斯瓦夫·波尼亚托夫斯基二世制造的。这些钱币后来被移交给克拉科夫考古博物馆,该博物馆将试图解决这些钱币如何到达那里的奥秘,并对其进行好保护工作。

3、国王的帽子别针

在英国,一名业余侦探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发现了一枚可能属于爱德华四世国王的金帽子别针。这枚15世纪的别针是在林肯郡的一块田地里发现的,据信价值高达1.8万美元。据悉,珠宝被设计成灿烂的阳光,这可以说是爱德华四世的个人象征。这枚胸针以紫水晶为中心,周围环绕着多射线阳光。三根曾经镶有珍珠的金链子悬挂在紫色宝石下面,紫色宝石在中世纪与皇室联系在一起,被认为可以保护佩戴者免受伤害。

4、中世纪的日本青铜硬币

日本考古学家最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罐子,里面装满了10万多枚青铜硬币。这个罐子可以追溯到15世纪上半叶,专家认为里面装满了中世纪武士的硬币。这些财宝被埋在地下2米的地方,可能是为了隐藏武士的财富,因为当时是日本历史上一个多事之难的时期。如今,已经检查了70个硬币。这些硬币串成一串,包括来自中国和日本不同地区的19种不同硬币。据认为,所有硬币(在中心都有孔)在将它们添加到罐子之前,会先用绳子串在一起。根据迄今为止的硬币,研究人员认为该罐子可能是在15世纪下半叶的某个时候被埋葬的。

5、剧院地下发现的硬币

说到黄金罐,意大利历史学家在科莫的克瑞索尼剧院下面的一个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发现了一个石制瓮。2018年,在对废弃剧院进行施工时,人们发现了破损的肥皂石双耳壶。尽管这个不同寻常的形状和设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它里面装的东西更令人震惊:里边估计是公元5世纪的300枚金币。考古学家还发现了罐子里的金条。这些金币后来被转移到米兰的米巴克恢复实验室,考古学家和修复人员正在对其进行检查。

6、莎士比亚的戒指

2019年,一位名叫苏·基尔弗特的退休女邮递员在检查沃里克郡罗温顿莎士比亚剧院旁的一块田地时发现了一枚金戒指,它被认为可能属于著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小戒指上有精美的红色和白色珐琅,并刻有“Truth Betrayes Not”字样。这名女士在土壤下20厘米处发现了这个物体,她一开始以为只是一个现代丢弃的儿童戒指,一直到她发现内部的文字以后,才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发现是多么惊人。

7、罕见的金币

2019年,当四名男子出发去英国的一片田野进行寻宝时,他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他们在白金汉郡发现了一个14世纪的窖藏,里面有550多枚罕见的金币和银币,可能价值15万英镑,其中还包括黑死病时期极为罕见的金币。

十个冷门历史常识,你知道哪些冷门的历史常识呢?

世界到现在发展了数千年,人们的科技也越来越发达了,也逐渐在探索地球外的未知神秘物体。那么在悠久的历史中,我们从课本上学到了不少的历史知识。本期的历史故事,讲讲有趣的冷知识。

 1、曹操不姓曹,人家本姓是夏侯。曹操的父亲曹嵩为东汉末年宦官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曹嵩本为夏侯惇之叔父。

 2、关羽从来没有使用过青龙偃月刀,青龙偃月刀在北宋才出现。那么关羽用的是什么兵器?答案是矛!

 3、苏东坡其实是个虎背熊腰,一脸横肉、满脸长胡须的大胖子!身材颀长、仙风道骨、潇洒倜傥的风流才子,跟他没有一点关系。

 4、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天生六个手指头,当然,人家书法却极尽风流。

 5、150多前,在英国有类匪徒名“喷嚏帮”,他们专门向陌生人下手,先用刺激物,如花椒、胡椒、辣椒粉向对方的脸上甩去,等到对方打喷嚏时抢劫财物。打个劫要这么复杂?

 6、人体中所含的脂肪可用来制造七块肥皂,石灰足够粉刷一个小房间,碳的含量可造二十磅焦炭,磷的含量可制成二千二百根火柴。另外,还有约一匙的硫磺和一英两的金属,人体的铁质可铸一枚一英寸长的铁钉。仅此而已!

 7、现代真正意义上的整容术始于1909年,柏林一位名叫马克思-约瑟夫的外科医生,他当时做的是鼻子矫正手术。

 8、影坛最知名的奥斯卡奖全名是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奖。之所以叫奥斯卡奖还有个小插曲。1931年颁奖前夕,正当评审们对该奖评头论足时,当时的图书馆的管理员玛格丽特·赫丽克在休息的时候,走过那座镀金雕像旁边,先是看了一眼,好像很面熟,仿佛在什么地方见过。接着便仔细端详起来,不一会,她便大声惊叫起来:“呀!他看上去多么像我的舅舅奥斯卡呀!”后来就这么传开了,至于原名鲜少有人知道了。

 9、我国古代也有妇女节,而且一年之中有三次。第一次是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又被称为女儿节,第二次是农历七月初七,第三次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是重阳节。

 10、历史上确有“悟空”其人,是唐代一位远行苦修的虔诚和尚。悟空出生于公元729年,卒于公元792年,俗姓车,名奉朝。“悟空”是唐德宗皇帝赐予他的法号,他曾出使健陀罗国(今天的巴基斯坦),回国后一位叫圆照的僧人根据其事迹着有《悟空入竺记》一书。

 11、传说故宫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实际上,目前故宫里殿、宫、堂、楼、斋、轩、阁总的间数是8707间。

 12、我们现在使用的第五版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用的是“张黑女体”,张黑女是个人,男人,此君全名张玄,字黑女,关于张黑女的正确读音,来给我一起读:张(zhāng)黑(hè)女(rǔ),音(张贺汝),他的墓碑《张黑女墓志》被挖出来后广受书法家追捧。

历史上有哪些让我们惊掉下巴的冷知识?

在古代单身汉要被罚款,从汉代开始,女性结婚的年龄就有了规定。女生15岁以上不结婚,每年要罚600元,一直到30岁,但是30岁以上就没希望了。唐朝时,男性20岁以上,女性15岁以上。中关村仍然是一片荒凉的墓地。明清时期,宦官退休后是没有资格回家祭祖坟的。再加上他们年老体弱,已经适应了北京的生活,所以退休后大家都来到现在的中关村养老。因为当时的太监叫管仲一号,这个地方叫中关村三号,孔子爱交朋友。我们都读过《论语》,觉得很有道理,但很多人可能没有发现。

一、李世民有一个非常忠诚的部长,方凌轩,他已经当了22年的总理。宰相李世民专门用一天时间向唐朝表达了他的感激之情。我本想给方两位美女,但方的老婆死活不同意。不管是圣旨还是黄敏的,她都不会让这两个美人进来。这一举动让李世民知道了,他对方太太说:我给你两条路:一条是让美女们进来,一条是喝毒酒,自重。

二、高俅是苏轼极其聪明的书呆子。高俅小时候本来就是苏东坡极其聪明的书童。那时候的高俅是个很会临摹的萌娃,天天跟着苏轼学习。苏轼要去中山府时,把高俅让给了小王,杜太尉为王。当赵霁还是国王的时候,王声曾经让高俅送一个鬓角给赵佶。高俅去端王宫的时候,端王正在高俅玩蹴鞠,那是他的强项。所以他在赵霁面前表演了他的技巧,从那时起他就出名了。在被端王送了一个高尔夫球后,官图开始一帆风顺,步步高升。黄花姑娘其实就是菊花的意思,姑娘。

三、古代年轻女性喜欢用**。经常用菊花的水涂在额头上,又因为菊花不怕冷,高捷黑,所以常被用来形容女人的贞洁和贞操。现在,菊花二字恐怕都不忍直视。秦始皇没有统一全国,很多人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中原就统一了。实际上,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还有一个国家与秦国并存,虽然名存实亡。但名义上并没有被吞并,也就是魏国。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小国,那么你一定听说过商鞅、吕不韦吴起等人。

我要说的这个冷知识,是关于宋朝的。以仁孝治天下而称颂于世的宋朝,却流行着一种极不光彩的人伦恶俗:生子不育,即所谓的“不举子”。

01 关于宋朝生子不育现象的记载

在封建时代,生子不育现象本来大多发生在大饥荒或战乱等非常时期。但这种现象,在宋代却演变成一种广泛流行的社会风俗,并盛行于社会秩序相对安定、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地区。

对这一现象,苏轼就曾做过详细的记录。比如,他在荆湖北路就发现:

“岳、鄂问田野小人,例只养二男一女,过此辄杀之。”

“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的苏轼也见到了这种现象:

“黄州小民,贫者生子多不举,初生便于水盆中浸杀之。”

苏轼知杭州时,在江南东路也发现:

“东南数州之地……男多则杀其男,女多则杀其女,俗相传,谓之薅子,即其土风。宣、歙为基,江宁次之,饶、信又次之。”

在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故乡婺源,更是“(人)多止育两子,过是不问男女,生辄投水盆中杀之。”

毗邻福建路、江南东路的两浙路,是宋代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弃婴之风不亚于福建路,浙东路更是“衢、严之间,田野之民,每忧口众为累,及生其子,率多不举。”

02 生子不育产生了多种社会问题

宋代生子不育风气的盛行,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

其一,严重影响了宋代人口的自然增长。据统计,1139年,宋朝共有72256户,丁111394口,平均每户一个半丁。后南宋采取措施后,到1186年,户数达到80867户,丁数增加到175903口,平均每户两丁有余。丁数比1139年净增64509人,丁口增长率平均每年为12%。反过来看,足以说明生子不育风俗对宋代人口增长率之影响极大。

其二,增加了宋代刑事讼诉案件,影响了宋代社会秩序的安定。

这方面的影响首先表现为由人口掠卖而引起的案件。在封建社会,上层阶级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需要大批童男童女作为他们驱使的奴仆。不举子风俗严重的地区,因大量幼婴被弃,造成这种性质的劳动力来源紧缺。而他们的享乐生活又离不开这些人员,于是不惜高价购买奴婢,从而导致诱掠贩卖人口活动猖獗,使诉讼案件增加。

其次,因不举子而引起的财产纠纷也使宋代诉讼激增。“生子既多不举,其无后者则养他人所生子以为息。异日,族人或出嫁女,争讼其财无虚日”。比如王得臣在福建路做转运使时,所判此类案件,“日不下数人”。

其三,不举子之风败坏了宋代社会伦理道德,因而士大夫们斥责“东南不举子之俗,伤绝人理”,“伤天理之和,灭人伦之大”,要求朝廷严刑禁止。

03 宋朝廷针对这一恶俗所采取的制止措施

对于这种恶俗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宋朝廷不但清楚地看到,而且也曾采取多种措施,企图加以制止。

一是严禁弃婴,制定法规进行制约。北宋时规定:“故杀子孙,徒二年”。宋徽宗大观年间又下诏令,认为不举子之俗“残忍薄恶,莫比之甚,有害风教,当行禁止”。其余有不举子风俗的地区,如荆湖南北和江南东路等路分,也与福建路“一等立法”。

南宋高宗时,多次申严荆湖福建士民不举子之禁,“令保伍更相觉察”,如发现有“杀子之家,父母、邻保与收生之人,皆徒刑编置”。1205年,宋廷又“申严举子弃杀之禁”。

二是颁布胎养法。

据《两朝纲目备要》载,1195年宋朝修胎养令,赐胎养毂,诏诸路提举司相度施行。与胎养令意义相同的是,规定在孕妇妊娠期内,免除其丈夫的徭役,生子后并支给举子钱米。

早在1138年,宋朝就规定,州县乡村五等、坊郭七等以下的贫困之家,生男女不能养育者,每人支给免役宽剩钱四千。l141年又规定:

“乡村之人,无问贫富,凡孕妇五月,即经保申县,专委县丞注籍,其夫免杂色差役一年。候生子口,无问男女,第三等已下给义仓米一斛”。

三是设立举子仓和置举子田,以资助贫困之家养子。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宋政府在不举子之风最为严重的福建路建、剑、汀州和邵武军都设有“举子仓”,以社仓所收二分息米和不济僧寺租米岁入“举子仓”,以赈济生子而养不起之家。

宋朝廷又将没入官的民户寺观已绝田产又予住卖,作为举子田,租与佃农,以其收益归入举子仓。宋政府下令在不举子风俗盛行地区的没官田产免行出鬻,即所谓的“官收其租助民举子之费”。

四是立养子法,准许没有后嗣的民户领养弃遗幼儿为嗣。规定遗弃小儿三岁以下,虽异姓,听收养,即从收养人之姓。“诸养子,所养父母无子而舍去者,徒二年”。即用法律确保收养者与养子之间的父子关系,以鼓励人们收养遗弃幼婴。

不过,尽管宋朝廷做了很大努力,申严劝诱,纤悉备至,但生子不育的风俗愈演愈烈,禁而不止,原因何在?

04 生子不育风气流行的原因

宋代生子不育风俗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宋代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人口增长问题上的反映。封建社会的物质生产以农业生产为主,而农业生产是在土地上进行的。然而,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在可耕地开垦完毕,而经营耕种方式又没有改善到一定程度时,社会就会出现人口过剩的现象。

宋代的社会生产得到了空前发展,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人口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衍,据统计,宋代人口首先突破一亿大关,达到一亿四百多万人,比汉唐人口最高额增加一倍多。人口的增长反过来对社会生产起着积极的推动作。

以垦田为例,人口增加最快的东南地区,其耕地开垦得也最彻底,以至于“江南东西无旷土”,两浙路“无寸土不耕”之地。

宋代耕地面积虽然在人口增长的同时不断扩大,但是,随之而来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也日益加深。宋代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虽比汉、府倍增,但仍然满足不了人们对生活资料的需求。据《宋史·食货志》载:

“福建地狭人稠,无以赡养,生子多不举”。荆湖北路则是“鄂州之民生子,计产投入,有余则杀之火抵类闽”。

这说明,人口超过生产力增长速度不能保证维生必需的生活资料供给,乃是宋代不举子风俗盛行的基本原因。

在宋代封建政府不仅承继了以往各种苛捐杂税,而且又增加了许多敛民新法。在承继以往的苛税中,丁赋成为广大农民的沉重负担,宋之丁赋承继五代,而以东南地区最重。即使宋代皇帝也不得不承认,宋高宗就曾说:

“民户重困,无甚于此……民为身丁钱,至生子不举”。

宋代的繁重赋税是生子不育现象演变成风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过,生子不育之风并不只盛行于贫困之家,而且也蔓延于衣冠富户和封建士人之间。据《龟山集》记载:

“闽之八州……多计产育子,习之成风,虽士人间亦为之,恬不知怪……富民之家,不过二男一女,中下之家,大率一男而已”。

在封建社会,人们普遍具有浓厚的多子多福思想,但宋代的富室、士人为什么要生子不举,“继嗣无双髫”呢?宋人把溺杀婴儿的原因归结为“蛮陬地瘠狭,世业患不饶,三女奁分赀,生男野分苗”。其实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其终极根源在于生产力的不充分发达。

关于“你知道历史知识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