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百科全书》是谁写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百科全书》是谁写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西方的百科全书

起源于古代希腊.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斯多德被认为是西方百科全书的始祖.他们通过讲学记述当时已有的全面知识.古罗马的瓦罗(Marcus Terentius Varro)编写的《学科要义九书》(Disciplinarum libri IX)和《圣俗事物古迹》(Rerum divinarum et humanarum antiquitates)等著作均属百科全书性质.罗马时期最重要的百科全书是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的《博物志》(Historia naturalis).此书为分类的知识选集,对后世百科全书编撰的影响达1,500年之久.

中世纪前期较为著名的百科全书-- 英克拉斯(Honorius Inclusus)编著的《世界宝鉴》(Imago mundi),广徵博引,编排完善,为前人所不及.中世纪最重要的百科著作是博韦的樊尚(Vincent of Beauvais)编的《大镜》(Speculum majus).全书近10,000章,共80卷,是18世纪前期篇幅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1559年,德国编纂家斯克利赫(Paul Scalich)在巴塞尔(basel)出版一部《百科全书》,首次用此词作为书名.

17世纪、18世纪培根(Francis Bacon)的《伟大的复兴》(Instauratio magna, 未完成)对百科全书的编纂影响极大.其贡献是为百科全书提供了一种新的,合理的知识分类体系.英国哈利斯(John Harris)编的《技术词典》(Lexicon Technicum, 1704)已具有现代百科全书的因素.钱伯斯(Ephraim Chambers)创立的参见系统被认为是采取现代百科全书编辑技巧的先驱.狄德罗(Denis Diderot)和达朗伯(d'Alembert)主编的《百科全书》(Encyclopedie;1751 1765)规模宏伟,具有历史意义,比同时期的其他工具书更具影响力.该书第一卷出版后曾受教会指责与官方非难,但却得到民间支持.狄德罗的贡献在於适应法国日益高涨的革命精神,点燃人们的思想火花.《大英百科全书》於1768年、 1771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初版,以后各版逐渐完善,已出至第15版.布罗克豪斯(Arnold Brockhaus)适应德国人需要,所编出的第一部《社交词典》(Konversations-Lexikon, 1796 1811),成为西方世界后来出版的至少半数百科全书之典范.其特点是选收范围广泛,条目简短,事实充分,并以材料精新见称.

法国人拉鲁斯(Pierre Larousse)在百科全书编纂方面颇有创新精神.《拉鲁斯百科全书》声誉很高,特点是文字通顺流畅.韦伯斯特(Noah Webster)著的《美国英文词典》(Americ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实质上是一部百科全书,与《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和《拉鲁斯百科全书》一样,是画时代著作.《苏联大百科全书》(Bolshaya sovetskaya entsiklopedya)於1926 1947年初版,共65卷;第2版51卷,现已出第3版,30卷.《大美百科全书》在《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第7版基础上编成,采取连续修订体制,获得很大成功.西班牙《插图欧美大百科全书》(Espasa,1905 1970)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主体部分80卷.《意大利百科全书》(Enciclopedia italiana,1929 1936)素以插图精美和学术性著称.20世纪以来,出版了百科全书的国家还有∶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希腊,匈牙利,荷兰,挪威,波兰,罗马尼亚,瑞典,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立陶宛等.

二,东方的百科全书

中国编撰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有近2,000年的历史.不同於现代西方的百科全书,类书基本上是重要文献的选辑,分类编排,主要是供仕途举子采缀参考而编,有的还带有某些辞书成分.中国第一部著名的类书是西元220年由魏文帝主持编撰的《皇览》,现已散失,后来编撰的著名类书还有杜公瞻编的《编珠》,欧阳询编撰的《艺文类聚》100卷,虞世南所编《北堂书钞》,徐坚等人编的《初学记》.宋朝李昉奉宋太宗命组织编修《太平御览》,后来经重修曾改用活字版印刷.《册府元龟》(1013 )著重历史和传记内容,篇幅之大几与《太平御览》相当.南宋学者王应麟(1223 1292)於1267年编撰的《玉海》,是一部重要的百科著作,1738年曾重印,共240卷.明初编成的《永乐大典》,可能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全书22,937卷,可惜大部分都已散失.1963年影印出版了残存的730卷.明代王圻父子所辑《三才图会》106卷,插图丰富.清康熙年间奉敕修撰的《佩文韵府》及其补篇《韵府拾遗》,是中国文学百科全书.其他敕撰的类书还有《骈字类编》和《子史精华》.1726年陈梦雷等编的洋洋巨篇《古今图书集成》10,000卷,包罗了中国的全部文化遗产.清代的其他类书还有∶汪汲的《事物原会》(1796),陆凤藻的《小知录》(1804),陈炜的《经传绎义》(1804),王承烈的《齐名记数》(1806),戴兆春的《四书五经类典集成》(1887),魏菘的《壹事记始》(1888),刘可毅的《九通通》(1902).中国第一部现代百科词典是民国初年陆尔奎主编的《辞源》(1915).

日本自德川时代已出现受到中国影响的类书.现代类型的百科全书出现於1926年以后.主要的有∶《大百科事典》(28卷,1931 1935),《国民百科大辞典》(15卷,1934 1937)和《世界大百科事典》(24卷,1955 1968).1972年开始出版《大英国际大百科事典》(28卷).

阿拉伯世界的第一部百科全书是伊本 古泰拜(Ibn Qutaybah,828 889)编撰的《传统菁华》(Kitab Uyun al-Akhbar).他引用传统的格言,史实和古诗歌来解释所述的事物.伊本 阿卜德(Ibn Abd Rabbih of Cordoba)改进伊本 古泰拜的著作,编成《珠鍊》(Iqd).波斯学者夸里兹米(al-Khwarizmi)於975 997年编的《科学之钥》 (Mafatih al-Ulum),分为本国知识和外国知识两部分.埃及历史学家安努韦利(an-Nuwairi)编出马木路克时代最著名的百科全书《文艺知慧之的》(Nihayat al-arab fi funun al-adab),全书近9,000页,1923年出合卷本.於1876 1900年间黎巴嫩的布斯塔尼(Butrus al-Bustani)及其子编著《百科全书》(Dairat al-maarif),1923 1925年出第2版,1956年出第3版.1955年阿伯特 里哈尼(Albert Rihani)出版单卷本《阿拉伯百科全书》。!

编纂于大明永乐年间,由内阁第一助理解缙主编的中国古典著作代表作,初名《永乐大典》。它是中国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有22937卷,11095卷,约3.7亿字,收集了七八千部古今图书,展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献大成》在《百科全书》词条中,中国明代典籍《永乐大典》被称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他要编书,商议“编百家经的字数应为《不列颠百科全书》”,但没有完成。成祖即位后,为了整理知识,请解缙等人修书。编纂目的:“凡自订书约以来的百经之书,至于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术数,皆编纂为一书,不要嫌繁矣!过程中召集147人,最早写于永乐二年,初名《永乐大典》;成祖皇帝看了以后,认为“还有许多法典没有准备好”,他不满意。永乐三年命太子姚、礼部尚书郑慈、刘基池等修,用朝野2169人撰。设置监事、总裁、副总裁、总经理等职位。负责各方面的工作。江永文和赵同友分别是副校长,陈济分别是首都的校长。他们查阅了南京文远馆的所有书籍,最终版本于永乐五年提交。明成祖看后非常满意,把它命名为《类要》。直到永乐六年冬天才正式成文。按照《文献集成》,全书共写了22877卷,目录60卷,11095卷。

在的图书修订过程中,没有对收录的图书进行修改,而是采用收集和获取相结合的方法,保留了图书的原始内容。但据专家介绍,《永乐大典》存在较多错漏,并非人们所说的“短语无遗漏”。谢宝成指出,1967年《进永乐大典表》卷中的“医眼”一词引用《永乐大典》,原文出自《永乐大典》卷,6卷《永乐大典》。

原书只有一本,《林唐语》,是永乐年间修订的,都是嘉靖年间的手抄本。世宗明很喜欢《因话录》。他经常随身带着,翻来翻去找药方。嘉靖四十一年八月,命抄。隆庆初获成功,最初回到了南京。原件存放在文远馆,复印件存放在帝国历史。这套书乾隆年间有8000册,所以有人怀疑当时还没有抄完。原著的去向一直是个谜,史学界有很多猜测。顾《羽部》断定这个仪式“全输了”。另一种猜测是原书已被嘉靖皇帝下葬。嘉靖死后,没有马上下葬,而是等了很久。当时正在进行转录,有人以为是在等转录工作结束。嘉靖抄本最后只有八千份,让人怀疑他急于下葬,没有写完。如果是这样的话,嘉靖年间埋葬的永陵墓已经被遥感探测证实里面全是水,那么《永乐大典》的原书就再也不能被后人看到了。

丢失于明朝。乾隆三十八年对《永乐大典》进行了修订,发现《永乐大典》丢失了2422册,约一千册。四库官整理了大量《日知录》的佚书,其中385种赚了《永乐大典》,以为“精华已装,糟粕可捐,原可弃”。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翰林院被洗劫一空,损失大量《永乐大典》元。光绪元年翰林院大楼修缮时,《四库全书》本外借不到5000册。《永乐大典》快速亏损主要是工作人员监守自盗。据说文仅一人就盗走了100多册《永乐大典》本。光绪二十年六月翁同_进翰林院清点时,只有八百册。如今约有400卷,810卷,不到原书的4%。光绪二十六年,翰林院被义和团义和团焚毁,《四库全书》年损毁300余册。光绪二十七年六月十一日,英国大使馆归还《大典》330册。它很快就被狱卒们分开了。1912年,翰林院收藏的《大典》移交首都图书馆时,只剩下64卷。

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有161册,美国国会图书馆有40册。英国各地共51册,包括大英图书馆、牛津大学图书馆、伦敦大学东方语言学院、剑桥大学万秀20131026,汉堡大学图书馆、科隆大学图书馆、柏林民族学博物馆等共5册。日本国会图书馆、日本东方图书馆、日本京都大学人文学院、日本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日本李三图书馆、日本京培堂图书馆、日本石岛文勋图书馆、日本武田乔部、日本石黑浩、日本小川奈那弘治、韩国九井李望知图书馆也有收藏,台湾省故宫博物院则有62册。

关于“《百科全书》是谁写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